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们富有四海,朝纲独断,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地位尊贵至极。
一般来说,为了保证血统的高贵,皇后的人选,都是出身名门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样可以才德双修,通晓事理,督促皇帝勤政为民,也能自己处理后宫事务,为皇帝解除后顾之忧。
然而,明朝的选后制度却非常特殊,皇后大都来自民间。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马皇后开始,到末代皇帝崇祯的周皇后为止,基本都来自平民之家。
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朱元璋的表率作用。
朱元璋本身就是布衣出身,而马皇后不仅琴棋书画一窍不通,还是个大脚。“马大脚”已成为马皇后的代名词。但朱元璋和马皇后相敬如宾,为后世子孙做出了表率,有两个传说故事可以证明。
一是说马皇后和倒贴“福”字有关。
一天适逢元宵,朱元璋在街上赏灯,见一幅画中有一个妇人骑在马上,怀里抱着大西瓜,而且赤着大脚。
朱元璋勃然大怒,认为这是在讥讽马皇后出身寒微,没有裹脚。于是朱元璋吩咐侍从,在这条街的每家门上都贴上一个倒转的“福”字作为标记,明天再一起算账。马皇后得知此事后,十分着急,对朱元璋好言相劝,但朱元璋不予理会。于是她暗中吩咐侍从,在全应天府的每家大门上依样贴上倒转的“福”字。
第二天,朱元璋派侍从抓人时,被全城倒转的“福”字弄糊涂了,不知该抓谁。后来朱元璋知道了马皇后的苦心,再加上过了一夜,怒气也慢慢平息了,便不再追究此事。自此之后,每逢新年时,每家都贴上倒转的“福”字,以祈求万事如意,阖家安康。
二是说马皇后弥留之际,朱元璋紧紧握着马皇后的手,恸哭不止。马皇后看着逐渐苍老的丈夫,想起陪伴他一起征战天下的岁月,对朱元璋说:“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
虽然这两个故事难辨真伪,但通过这些传说,我们大略可知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感情,以及马皇后仁德的形象。
其二,防止后宫干政和外戚专权。
早在开国之初,朱元璋就早早定下了祖训。《明史·后妃传》对此记载道,朱元璋特地于洪武元年修纂《女训》,作为管理后妃的“家法”。并规定在遴选后妃时,“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朱元璋甚至还在宫内加挂一块红牌,上面镌刻着妃嫔不能乱政的警诫。
后来,明朝的历代皇帝也一直对此严加防范,所以明朝鲜有后宫干政的现象出现,更没有外戚专权的情况发生。毕竟从民间选妃,其家族背景一般没有什么势力,无法和朝中大臣有所关联。所以这种做法,是有可取之处的。
其三,为了切实保证皇帝血脉的纯正与优良。
明朝皇后的挑选,是有严格的程序的。一般采用“逐级筛选淘汰法”。初选由朝廷派出多路人马到全国各地物色出13岁至16岁的淑女,将所有的淑女带回京师后,皇帝分遣太监进行第二次挑选。第三次筛选,留下的女子们仍像上次一样列队,太监们以极挑剔的眼光察看她们,从容貌、体态、皮肤、口齿、嗓音等方面一一筛选。
第四次筛选,太监们会用尺子测量那些剩下淑女的手脚,再叫她们走路以观步态。最后被稳婆带入密室,进行私密检查。
通过上述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明朝嫔妃的挑选是极其苛刻的。而最终的皇后,更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虽然血统并不高贵,但基因确实是很好的。
关羽的名字,相信知道的人绝不在少数,而通过很多民间的演绎,关羽更是被神化了,成为与文圣孔子并肩的武圣,而且不管...详情>>
孙权比曹操小27岁,按照曹操的性格根本就不会把孙权这种小儿放在眼里,但是曹操曾对孙权做出过很高的评价,起码和刘备...详情>>
李裹儿是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的女儿,有着唐朝第一美人之称。但这样一位长相美丽的女子,对权利却有着极度痴迷的掌控欲...详情>>
说到诸葛神侯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吧,还真的是厉害的不要不要的,被誉为是四大名捕之一,在宋朝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但...详情>>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在那个名将辈出的年代,若论冲锋陷阵之英勇,张飞首当其冲,作为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张飞,自从...详情>>
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对于想要更进一步的人来说,物质基础都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只有填饱了肚子才有力气去做需要花费精神...详情>>
说到皇权这个人想必很多网友应该不知道这个人,这个人其实虽然在演义和电视剧上面的戏份不多,但是这个人在历史书籍上...详情>>
说起扬州八怪,可能很多朋友仅仅只是听说过,但并不是很了解。这所谓的扬州八怪其实是指在我国清朝时期一批活动在我国...详情>>
自从科举制度诞生以来,就对中国的社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古代被人们认为是“取士大典,关系至重”,所以历朝历...详情>>
赤壁之战是三国局势的奠定基础,这一战之后,三国基本确立了下来。很多人都对《三国演义》中的情节津津乐道,在赤壁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