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去世才两个月,顺治帝就残忍的对他实行“毁墓掘尸”。这件事是不太容易让人理解的。照理说,多尔衮都已经死了,已经对顺治不构成威胁了。而且多尔衮也没有什么后人,只有一个女儿。
多尔衮的后代,不可能再把持朝政了。对于顺治帝来说,最好的做法就是顺水推舟,实现权力的平稳过渡。这样的话,他也可以做一个好人,避免受到世人及后世的指责。顺治为什么要冒着名声受损的危险,干出“毁墓掘尸”这样的事情呢?
有人说,顺治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多尔衮把持朝政,他挟私报复。以此来表达他心中的不满。
固然,顺治这个人,确实有些情绪化。从他后来皇帝玩不转了,一门心思崇佛就可以看出,他确实有些意气用事。但是,就算是意气用事,也用不着这样啊。这样做,给人的感觉已经不是意气用事,而是恶毒仇恨了,顺治有必要这样宣泄情绪吗?再说了,顺治的母亲孝庄太后还在呢。大家都知道,孝庄太后与多尔衮之间,关系是非常好的。多尔衮死的时候,顺治才14岁。顺治做对多尔衮毁墓掘尸的事情,应该是征求过他母亲孝庄太后意见的。如果他没有征求过孝庄的意见,孝庄当时在态度上肯定有所表示。但孝庄当时并没有任何不满的表示,这足以说明,孝庄是同意顺治这样做的。
如果孝庄也同意顺治这样做,那就不是顺治情绪化的表现了。
有人又说,多尔衮虽然已经去世,但是他的那些党羽还在。顺治对多尔衮进行毁墓掘尸的目的,是要打击多尔衮的党羽,清理多尔衮的势力。
这个目的,肯定是有的。事实上,顺治通过对多尔衮毁墓掘尸后,朝廷中确实迅速转变了风潮,大臣们开始争相揭露多尔衮擅权。连多尔衮的亲信苏克萨哈,也立马转过风向,倒向了顺治帝。而且多尔衮所掌控的正白旗和镶白旗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从上三旗降到了下五旗之中。
只不过,虽然达到了这个目的,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的,明显地操之过急。因为所带来的后遗症也是非常明显的。
因此,我觉得以上说的,都不是顺治帝对多尔衮毁墓掘尸的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看看顺治帝在对多尔衮进行毁墓掘尸后,紧接着还做了些什么。
一是顺治帝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做法,把朝廷各部独立出来,不让满清皇室插手朝廷的事务。
二是禁止各旗自行圈地等很多特权。以前都是各旗谁圈了哪块地,这地就是谁的。顺治帝严厉禁止这样做。
三是增加汉臣向皇帝奏事的权力。以前都是只有满清大臣才有权力向皇帝奏事,现在满人大臣和汉人大臣都有权力向皇帝上奏。
四是顺治帝曾在大臣中征集意见,评论历代君王中谁最优秀。所谓评论谁最优秀,实际上就是表明皇帝将学习谁的政策。当时包括陈名夏等人认为唐太宗最优秀。但是顺治帝却认为朱元璋最优秀。
那么,顺治帝所实行的这些策略,说明什么呢?
我们知道,清朝在顺治皇帝之前,一直实施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朝中的事务,由皇亲贵族共同讨论决定。从努尔哈赤时期,废黜了代善的太子之位,实行十大贝勒共同议政,到皇太极时期的四大贝勒共同执政,到多尔衮时期的两大亲王执政,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顺治帝亲政。
顺治帝可不喜欢这样,入主中原以后,顺治帝急需学习中原王朝的皇权政治,朝中大小事情,都应该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所以顺治才要学习朱元璋,才要收回诸王贝勒管理朝廷的权力,才要重用汉臣,从满清贵族的包围中,突围出来。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拿典型开刀。而这个典型,最好就是多尔衮。尽管多尔衮已经去世,但打击他依然是最合适,最有效果的。所以顺治就急急忙忙做了毁墓掘尸这样的事情。
不过,顺治的做法,多少有些虎头蛇尾。后期甚至因为崇佛,不理朝政,虽然把权力从诸王贝勒手中夺回来了,却又把权力交到了大臣们的手中。
以至于他去世的时候,还给康熙选了四个辅政大臣。进一步落实中央集权的任务,也最终交到了康熙的手里。
关羽的名字,相信知道的人绝不在少数,而通过很多民间的演绎,关羽更是被神化了,成为与文圣孔子并肩的武圣,而且不管...详情>>
孙权比曹操小27岁,按照曹操的性格根本就不会把孙权这种小儿放在眼里,但是曹操曾对孙权做出过很高的评价,起码和刘备...详情>>
李裹儿是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的女儿,有着唐朝第一美人之称。但这样一位长相美丽的女子,对权利却有着极度痴迷的掌控欲...详情>>
说到诸葛神侯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吧,还真的是厉害的不要不要的,被誉为是四大名捕之一,在宋朝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但...详情>>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在那个名将辈出的年代,若论冲锋陷阵之英勇,张飞首当其冲,作为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张飞,自从...详情>>
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对于想要更进一步的人来说,物质基础都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只有填饱了肚子才有力气去做需要花费精神...详情>>
说到皇权这个人想必很多网友应该不知道这个人,这个人其实虽然在演义和电视剧上面的戏份不多,但是这个人在历史书籍上...详情>>
说起扬州八怪,可能很多朋友仅仅只是听说过,但并不是很了解。这所谓的扬州八怪其实是指在我国清朝时期一批活动在我国...详情>>
自从科举制度诞生以来,就对中国的社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古代被人们认为是“取士大典,关系至重”,所以历朝历...详情>>
赤壁之战是三国局势的奠定基础,这一战之后,三国基本确立了下来。很多人都对《三国演义》中的情节津津乐道,在赤壁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