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是一个怎样的人?可能很多只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会说,那是一个叛徒,可见,在一些人的心里,已经给魏延打上了这个标签。
但是如果翻阅正史,对他的行为进行一番分析,你会发现,对于魏延的记录,与小说中是完全不同的。那么,真是历史上的魏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他是否反叛?他究竟是一个叛徒还是一个大忠臣呢?
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刘备一方的一位名将。演义小说中说他“脑后生有反骨”,意思就是说他日后必定会反叛。诸葛亮因此,才会在第一次见到魏延的时候,要求把他处死,但还是被刘备拦了下来。这些自然是小说的虚构,并非真实的情况,这些话诸葛亮也没有说过,而且他也并不是小说里面说的那样讨厌魏延。
为什么这么说?魏延为人一向高傲,简直和关羽有的一拼,但是,魏延偏偏又没有关羽的底气,他的功劳虽然不小,但是如果比起关羽来,还是差了很多,所以,虽然有很多人不太喜欢魏延,但是也不会直接表露在明面上。偏偏杨仪不是这样,他看不惯魏延的做派,就处处和他针锋相对,两个人可以说是水火不容。
这个时候,“和事老”就出来了,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诸葛亮。诸葛亮在他们中间周旋调解,自然是希望大家能够和和气气的,一同为蜀汉效力。由此可见,如果诸葛亮真的不喜欢魏延,不重视他,又何必要这样做。自然是因为诸葛亮还是比较看重魏延,所以不希望他们之间闹出什么大矛盾。但是如果要说成是诸葛亮为了顾全大局,不得不这样,也是一种理解方式。
魏延为人虽然不怎么样,招人厌恶,但是毕竟是一员大将,而且功劳也不小。最大的功劳也就是镇守汉中了。当时,刘备花了两年的时间,与曹操争夺汉中。曹操对于汉中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刘备,毕竟汉中对于双方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刘备重视汉中,因为有了这个地方,他的“蜀道难”才算有了存在的价值,而如果没有,他就连睡觉都不能安稳。
但是曹操,他并非如此,汉中是一个距离曹魏大本营很远的地方,在手里的时候,要派兵驻守,人少了,守不住,毕竟刘备一直在盯着,人多了,后方供给又跟不上,所以,就算他没有说过,汉中对他来讲,也的确是一个“鸡肋”。
刘备好不容易把汉中这块地方从曹操的手里夺了过来当然也需要派人守着,大家都以为张飞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刘备出乎众人意料,选择了魏延。魏延不负众望,镇守汉中近十年的时间,平安无事,不得不说,魏延的才能的确是不小的。这对于刘备来说,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
然而,前面也说过了,魏延为人不咋样,趾高气扬,与杨仪一直不对付。诸葛亮一死,两个人就产生分歧了。杨仪说,要遵守诸葛亮的临终遗言,撤兵,魏延却说,杨仪带着诸葛亮的灵柩回去就行了,自己还是应该继续北伐。两个人意见不一致,于是都给刘禅写奏章,说对方谋反。偏偏因为魏延的性格问题,大臣都认为杨仪说的更可信,这下子,魏延可就真的是孤立无援了。
魏延不得已,逃往汉中,毕竟那是他镇守了近十年的地盘,这个时候,他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兵马了。杨仪派出马岱追杀魏延,魏延就这样被马岱所杀,首级送到杨仪面前,杨仪还要踩着他的脑袋再骂他几句。
魏延如果是一个性格还算可以的,或许也不至于混到如此地步,偏偏性格太差,落到如此结果,也只能算他是自己给自己挖坑了。
但他的确算得上是蜀汉的忠臣,想想看,在走投无路的时候,都没有想过去投降曹魏,反而是回到汉中,而且诸葛亮死后,他可是主张北伐的,因此,他也是蜀汉的一员忠臣。
关羽的名字,相信知道的人绝不在少数,而通过很多民间的演绎,关羽更是被神化了,成为与文圣孔子并肩的武圣,而且不管...详情>>
孙权比曹操小27岁,按照曹操的性格根本就不会把孙权这种小儿放在眼里,但是曹操曾对孙权做出过很高的评价,起码和刘备...详情>>
李裹儿是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的女儿,有着唐朝第一美人之称。但这样一位长相美丽的女子,对权利却有着极度痴迷的掌控欲...详情>>
说到诸葛神侯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吧,还真的是厉害的不要不要的,被誉为是四大名捕之一,在宋朝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但...详情>>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在那个名将辈出的年代,若论冲锋陷阵之英勇,张飞首当其冲,作为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张飞,自从...详情>>
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对于想要更进一步的人来说,物质基础都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只有填饱了肚子才有力气去做需要花费精神...详情>>
说到皇权这个人想必很多网友应该不知道这个人,这个人其实虽然在演义和电视剧上面的戏份不多,但是这个人在历史书籍上...详情>>
说起扬州八怪,可能很多朋友仅仅只是听说过,但并不是很了解。这所谓的扬州八怪其实是指在我国清朝时期一批活动在我国...详情>>
自从科举制度诞生以来,就对中国的社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古代被人们认为是“取士大典,关系至重”,所以历朝历...详情>>
赤壁之战是三国局势的奠定基础,这一战之后,三国基本确立了下来。很多人都对《三国演义》中的情节津津乐道,在赤壁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