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镇是中国最典型的古镇文化了,对一些热爱古镇的人可能多少听说过徽州三绝,下面就讲讲徽派三绝。
古徽州的“牌坊、祠堂、民居”也被人们称之为人文景观的“徽州三绝”。
三绝之首当推徽州民居。受封建宗法制度的约束和光宗耀祖心理的驱使,徽商们把大量的财富带回家乡,围绕着宗祠,建造起一幢幢精美的住宅。
房子虽然是各家各户自行投资,但是建筑风格却是整齐划一。高低错落的马头墙,清一色的白墙黑瓦,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显出一派宁静祥和。房屋外墙虽然朴素,但住宅内部却极其奢华。徽商住宅占地面积很大,内部设施更是完善,有“民间故宫”的美誉。
受封建宗法制度的约束,和光宗耀祖责任的驱使,发了财的徽商们,把大量的财富带回家乡,围绕着宗祠,建造起一幢幢精美的住宅。
房子虽然是各家各户自行投资,但建筑风格却是整齐划一,高低错落的马头,清一色的白墙黑瓦,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显出一派宁静与祥和。
房屋外墙虽然朴素,但住宅内部往往却极其奢华,砖雕、石雕、木雕的构件被大量采用,财大气粗的徽商住宅,占地面积之大,内部设施之完善,又集彩绘、三雕于一室,被后人称之为“民间故宫”。
歙县有位徐普来先生,为了抢救、保护和发展徽文化,出资收购那些倒塌的老房,积10余年之力,在县城集中恢复了一座占地20亩,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的“徽州人家”。我们为徽州文化有这样热心的保护者而额手称庆。
明清时期的徽州,据不完全统计,立有各类牌坊近千座,可以说是一府六县,牌坊林立。较为突出的是歙县棠樾牌坊群,成孤形排开七座牌坊,表彰的是鲍氏宗族明清两代“忠孝节义”的典范人物。而歙县县城许国八脚牌坊,应该是古徽州个体规模最大的牌坊了。
而比许国牌坊早建六年的黟县西递胡文光牌坊,则是古徽州建造最为精良的牌坊,据说胡文光是清官,皇帝恩许他生前回乡建造一座牌坊以光宗耀祖。
他拿着皇上的“批文”,两袖清风地回到故乡,是故乡的徽商们以他是清官为荣,集资为他建造了一座雕刻精美的石牌坊。
“贞节牌坊”在徽州牌坊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只不过贞节牌坊通常比较小而简陋,最小的贞节牌坊当数歙县许村一门双寡的“双孝节坊”,两位年青守寡的女人。
靠着为人纳鞋底为生,死后,乡人为其整理遗物时,发现她们还留有些许碎银,商议后,便用那点银为她俩建了一座很小的牌坊。
与牌坊一样,古徽州祠堂也是数不胜数。祠堂中供奉的是祖先的牌位,而进入祠堂的祖宗必须是生前享有功名,或教化有功,或躬身践行封建伦理道德有突出表现的人物。
如今,在古徽州的土地上。
保存最为精美的祠堂当数绩溪龙川“胡氏宗祠”。
而规模最为宏伟的当数呈坎的“贞静罗东舒先生祠”。
上面说的就是徽派三绝的介绍。
多尔衮去世才两个月,顺治帝就残忍的对他实行“毁墓掘尸”。这件事是不太容易让人理解的。照理说,多尔衮都已经死了,...详情>>
百日维新里如果他站在了光绪帝这一边,说不定百日维新就不是“百日”了,他是袁世凯。...详情>>
李琚,本名李涺,唐玄宗第八子,母为刘才人。开元十三年(725年),封为光王,兼任广州都督、开府仪同三司。学尚才识,...详情>>
李重福(680年-710年9月10日),唐中宗李显庶长子,生母不详,唐朝宗室、官员。初封唐昌郡王,后改封平恩郡王,进封谯王...详情>>
杨真一(692—749年),唐玄宗嫔妃,兵部郎中、昌宁伯杨澂的长女。出生于692年,先天初(约710-712)以名家选为太子良娣,...详情>>
在古代北方地区,荔枝可是“稀罕之物”,被当作进献的“贡品”,只有皇亲贵族才有机会品尝到新鲜荔枝。集三千宠爱于一...详情>>
恭靖充妃黄金娣,安徽人,明仁宗末期的妃嫔,也是秀怀王正妃黄氏和嘉善公主驸马王增的祖姑。父黄彦斌,封为指挥佥事;...详情>>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她被美国航空界誉为“东方女飞将”,她是秋瑾的女儿王灿芝。...详情>>
孝端文皇后,本名哲哲,她是皇太极的发妻,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与皇太极成婚,年十六...详情>>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家,但大多都是集中在文学诗词、笔墨丹青这一方面,而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位使得唐朝的开元...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