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中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素明在医院去世,享年87岁。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剩58位。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官方微信公众号推文具体内容如下:
图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王素明的童年很悲苦。
她原本姓杨,1937年她刚刚2岁,和奶奶、父母、兄妹一起住在仙鹤门,父亲当时是龙坛中学的校长。日军侵占南京后,父亲被日军以“破坏分子”的罪名抓走,不久遇害。母亲无力养活儿女,将她们兄妹四人都送给别家领养,四兄妹四个姓。她被一户王姓家庭收养,从此改名王素明。
王素明的童年是黑暗的,但她用自己的光与热,照亮了余生,也温暖了别人。
图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她是一位公益达人,退休之后在社区义务奉献二十多年;她还曾是秦淮区年龄最大的志愿者,被大家尊称为“青柠奶奶”;她当了十几年没有头衔的“社区主任”;她还特别喜爱小猫,被戏称为“猫奴奶奶”......
自1990年退休后,王奶奶一直坚持在马府街社区做志愿者。曾先后义务担任居委会委员、社区老龄委主任等职。在身体还好的时候,无论酷暑严冬,刮风下雪,她都与普通社工一样,按时到社区义务奉献。
图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迎青奥期间,王奶奶主动要求担任志愿者,成为了秦淮区最年长的青奥志愿者,被居民们称为“青柠奶奶”。“那段时间,她每天早上7点多就来到社区,戴上‘秦淮平安志愿者’红袖标,帮社区值班守门。”社区工作人员回忆,王素明还组织社区青少年,积极宣传青奥知识。
作为一名社区“编外社工”,只要有老人来求助,王素明都会耐心倾听,悉心劝慰,及时排忧解难。社区居民朱月霞老人,曾一家五口居住在一处40平方米的房子里,生活拮据,全靠老人的退休金维持生计。二十多年,王素明一直坚持上门与这位老人谈心、聊天,定期或不定期地为老人提供志愿服务,逢年过节,还会带着钱物去看望老人。
图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去年夏天,我馆工作人员上门慰问王素明奶奶时,看到了她家中一堆厚厚的荣誉证书。当时,老人对我们说:“我是一名老党员,也是一名资深志愿者,抗击非典、奥运、青奥,我都在志愿工作一线。疫情时,我还捐了2000元呢!”
那次慰问之后,我馆就有了为奶奶拍摄一期《守望幸存者》纪录片的想法,想记录下这位用一生温暖别人的老奶奶。然而不久之后,奶奶就因病住院,直至去世。没能记录下这位奶奶的影像,成了我们永远的遗憾。
图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时间的流逝,带走一位位当年那次惨案的幸存者!
多尔衮去世才两个月,顺治帝就残忍的对他实行“毁墓掘尸”。这件事是不太容易让人理解的。照理说,多尔衮都已经死了,...详情>>
百日维新里如果他站在了光绪帝这一边,说不定百日维新就不是“百日”了,他是袁世凯。...详情>>
李琚,本名李涺,唐玄宗第八子,母为刘才人。开元十三年(725年),封为光王,兼任广州都督、开府仪同三司。学尚才识,...详情>>
李重福(680年-710年9月10日),唐中宗李显庶长子,生母不详,唐朝宗室、官员。初封唐昌郡王,后改封平恩郡王,进封谯王...详情>>
杨真一(692—749年),唐玄宗嫔妃,兵部郎中、昌宁伯杨澂的长女。出生于692年,先天初(约710-712)以名家选为太子良娣,...详情>>
在古代北方地区,荔枝可是“稀罕之物”,被当作进献的“贡品”,只有皇亲贵族才有机会品尝到新鲜荔枝。集三千宠爱于一...详情>>
恭靖充妃黄金娣,安徽人,明仁宗末期的妃嫔,也是秀怀王正妃黄氏和嘉善公主驸马王增的祖姑。父黄彦斌,封为指挥佥事;...详情>>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她被美国航空界誉为“东方女飞将”,她是秋瑾的女儿王灿芝。...详情>>
孝端文皇后,本名哲哲,她是皇太极的发妻,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与皇太极成婚,年十六...详情>>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家,但大多都是集中在文学诗词、笔墨丹青这一方面,而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位使得唐朝的开元...详情>>